遂宁: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提升联农带农水平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周边农民、农村、农业发展,持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活力与效能。 

  “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多亏政府把水渠和提灌站修好了,有了水资源,我们才能做大做强,而且每年还有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来进行技术指导。”安居区绍兵家庭农场负责人旷绍兵告诉记者,绍兵家庭农场于2004年创立,目前已建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粮食生产和水产养殖,年均生产水稻280吨、鱼虾5万公斤,年经营收入300余万元。 

  据安居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少林介绍,安居区依托3000余个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紧扣产前的市场研判、农资集采、技术培训、集中育苗,产中的耕种防收,产后的烘干仓储、品牌营销等农业生产环节,统筹建成了“1+6+N”农事社会化服务中心,建立统一作业规范、技术规程、验收标准和收费标准的“四统一”作业服务模式,探索中心运营服务机制,促进多方受益。多年来,已服务带动12.8万户小农户,实现村集体、农户和联合社“三方共赢”。 

  除扶持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之外,我市还致力于打造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以点带面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位于蓬溪县的四川琪英菌业股份有限公司,供应着全国近六分之一的杏鲍菇,是蓬溪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龙头企业之一。 

  “我们以打造‘中国菌都’、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上市1家食用菌企业为目标,按照‘一园两片多基地’产业布局,坚持以产业化、工厂化发展思路,培育壮大食用菌特色产业,计划总投资107亿元,分5年完成食用菌全产业链建设,到2030年实现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食用菌年产量达到50万吨。”蓬溪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家勇说。近年来,蓬溪县食用菌产业高速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单体杏鲍菇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虫草花工厂化生产基地,形成了从食用菌种植、深加工,到食用菌菌渣饲料化再利用的全产业链。 

  为了更好发展农业主体,做好体系搭建,强化组织保障,我市率先在全省设立新型经营主体科,制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通过带动做大农产品生产供应链、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县乡村三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据统计,目前我市已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4个、农民合作社3212个、家庭农场11659个,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6个、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181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